细说中国古代青铜器——鼎鬲甑甗豆簋罍霝斝鬶,这都是些什么东西
01 青铜炊具
我们日常最熟悉的青铜炊具,应该是炖肉用的鼎。
鼎的形式,主要有汉式鼎,楚式鼎、越式鼎。
【资料图】
汉式鼎,顾名思义,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款式,典型特征是矮蹄足。
汉式鼎
楚式鼎,南方楚国文化区流行的款式,典型特征是高蹄足。
楚式鼎
继续向南走,越式鼎, 实 在古代的南越国、闽越国一带,越族人流行的款式,和楚式鼎一样是长腿,典型特征是扁直足。
越式鼎
也许你会问,为什么图片显示的,都是三足圆鼎,而不是更加庄重威猛的四足方鼎?
因为咱们这里讲的是炊具,古代的四足方鼎,主要是祭祀用的礼器,实际用作日常炊具的比较少。
比如鼎鼎大名的后母戊大方鼎,频见于中小学历史课本,大家都很熟悉,如下图所示,做过饭的朋友都知道,用这个器件煮肉食,是非常废柴火的,它绝不会是一个实用的炊具,而只是祭祀的礼器。
02 蒸锅三件套
用作蒸具的鬲、甑、甗,说起来,这是三样东西,但用起来,其实算是一样东西。
此话怎讲呢?
其实也很简单——
鬲(音力)是蒸锅;
甑(音赠)是蒸屉;
而把鬲和甑合在一起,配成一套器具,这就叫甗(音眼)。
下图是殷商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,也就是一套有三个笼屉的蒸锅。
上面的三个杯状物,可以单独拿下来,就是甑,大约等于笼屉;
下面这个底座架子,其实里头是空的,可以注水,架子下面可以烤火加热,这就是鬲,可以看做是蒸锅;
二者合起来,自然就是甗了。
03 汤盆和饭碗
用作汤盆或者菜盘的,叫做青铜豆;
用作饭碗或者饭盒的,叫做青铜簋。
古时候,人们用鬲把 实物 蒸熟了,但是人不能直接用蒸锅来吃饭吧,总还要有盘子和碗碟。
大概来说,簋(音轨),就是饭碗或者餐盒,是盛饭用的。
前面说的青铜鼎,大的可以当做锅来炖肉,小一点的,也可以直接装着肉食,拿过来当盘子。不过在规范的场合,鼎和簋不能混用,一个是菜盘、一个是饭碗。
人们以簋来做盛饭,下图是一个青铜簋,正常情况下都是有盖子的,打开盖子看,其实就是个大碗。
上图是西周时期的“颂簋”,盖子上和肚子里都有铭文,现为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。
按照周礼,吃饭摆盘的规格,那也是有定制的:
天子九鼎八簋
诸侯七鼎六簋
大夫五鼎四簋
士三鼎二簋
也有的说,上大夫六鼎、中大夫五鼎、下大夫四鼎,不过无论怎么说吧,任凭你家再有钱有势,超过了规格,那就是僭越,为礼法所不容。
还有一种餐具叫做青铜豆,也是盛菜用的,也可以用来盛一些汤羹,大约也相当于今天的盘子、碟子、瓦罐一类,整体看上去,就像是一个高脚的簋。
04 烧烤炉和姜擦
古人的食材和烹饪方法,其实也没那么丰富多彩,据说用猪油烤狗肝,都是周天子“八珍席”上的一道名菜了。
前头说的鼎,可以用来炖肉,那么古人吃烧烤用什么工具呢?
下图是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烧烤炉,结构精细、构思巧妙。
大体来看,炉子下面放炭火,肉串架在炉沿上。四边的炉沿不是平面,而是向内有小角度的倾斜,这样油脂不外流,滴下去火更旺。肉架在上面,其实只是两边的炉壁上悬着,接触面小,很好旋转移动。
烤肉需要调料,比如要擦点姜丝,就需要青铜礤(音擦的三声)。
下图一看便知,和现在的擦丝器,几乎是一个用法。
05 喝酒的家伙事儿?这个最复杂
按说,酒具不是炊具。但是说青铜器,不说说丰富多彩的酒具,感觉还是少点啥。
喝酒很复杂。有今天的话来说,殷商特别是王族,简直就是一个泡在酒桶里的民族。
喝酒时,首先要有酒缸存酒。
这就需要大型的青铜酒具,青铜罍(音磊)和青铜霝(音零),这两个物件,都是大肚子金刚,平时存酒用的。所不同的是,青铜罍固定有两个耳朵和一个把手,青铜霝则一般只有耳朵没有把手。
青铜罍
第二步,酒要上桌,就必须有酒壶。
这就需要从大型酒缸里,盛到中型的青铜器具内,比如青铜尊、青铜壶等,都是上桌的中型酒具。下图是一个青铜尊,容量比酒缸小、比酒杯大。
第三步,酒在入口之前,需要调酒、需要加热,就需要青铜斝(音甲)、青铜鬶(音规),相当于今天的温酒器。
下图是一个青铜斝,几乎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青铜鼎,斝和炊具鼎一样,也是三条腿,而且腿里也是空心的,下方可以烧烤加热。
第四步,用勺子从温酒桶里舀出来,斟进小型青铜器,比如青铜爵、青铜觚、青铜觯(音治)里面,就像今天的扎啤杯一样,可以直接入口了。
下图左边就是觚、右边这个是觯,类似于现在的酒杯,体积都不大,一只手就可以握得过来的,入口享用了。
那么元芳,你还见过哪些新奇的青铜器件,不妨说来听听哦!